考试
1970-01-01 08:00:00

元、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三个统一王朝,它们的制度建设对

题目描述

【题目】元、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三个统一王朝,它们的制度建设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在地方遇有重大事务,就派中书省高级官员处理,这些官员带有“行中书省事”头街,而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后期,这些官员不再带有中书省的官街,从而逐渐独立为地方常设最高行政机构。这一制度使中国地方管理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

材料二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谋不轨”罪名杀丞相胡惟庸,罢中书省,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且不许再设丞相,有敢请立者,处以重刑。皇帝的权力更大了。

材料三  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帝时代及以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它的设立是清代统治者在中央行政制度方面的重大变革。皇帝通过这个“偏房”,完全控制了全国的军政大权,实现了“乾纲独揽”的绝对君权。

(1)材料一中使中国进入划省而治的元代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什么行政机构,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2)依据材料二的表述,参照下列“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请设计一个明太祖时期中央机构结构示意图。

(3)材料三中清朝的“偏房”指什么机构?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怎样的政治特点

 

答案解析

(1)行省制度;澎湖巡检司。(2)示例如下:(3)军机处,君主专制的强化。

(1)根据“中书省”、“行中书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使中国进入划省而治的元代地方行政制度是行省制度。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开创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并直接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在地方设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员掌管省内军政大权,行省以下设有路,府,州,县,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及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所以明太祖时期中央机构结构示意图可以设计为:(3)据材料三“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中两个关键信息“雍正时代”和“王朝的权力中心”以可推断出“偏房”是清朝的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