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整体世界的形成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作为

题目描述

【题目】整体世界的形成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作为当代重要特征之一的全球化,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越来越深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科技发明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材料三:“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材料四: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对“整体世界的形成”有何影响?

(2)写出材料二中图片②和④分别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并写出①和③的发明者。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经济全球化进入到“地球村”阶段是在什么时候?

(4)据材料四,说明全球化带来什么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形势,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答案解析

(1)事件:新航路开辟(1分)。影响: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1分)(2)②第三次科技革命④第二次工业革命(2分);①史蒂芬孙③卡尔本茨(2分)(3)时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1分)(4)问题:经济全球化使得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1分)原因: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1分)(5)认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面对全球化,发展中国家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

试题分析:本题为材料问答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再现能力。试题分设五个小问进行考查。(1)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点。材料一中的历史人物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都是新航路开辟中的杰出航海家,所以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2)本题主要考查三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图片②和④分别是电脑和白炽灯,电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成果,白炽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1825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以蒸汽机为动力,发明了火车机车。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以内燃机为动力,发明了汽车。(3)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际经济不可能孤立发展下去,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入到“地球村”阶段。(4)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根据材料四中“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可知,经济全球化使得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5)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联系所学知识及上述探究活动可知,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面对全球化,发展中国家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等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