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7 06:59:33

    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

题目描述

【题目】    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材料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1)从“国家性质”角度讲,我国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材料二  某市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动“康养+农业”产业发展,重点打造特色农业品牌体系;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载体,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传承保护乡村优秀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农耕文化,创建文明村镇;加快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推动公共服务下乡,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2)结合材料二,分析某市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是怎样履行政府职能的?

材料三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包括公众参与在内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3)运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知识,简要阐述公众应如何参与乡村社会治理?

答案解析

本题材料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性为背景材料,材料二以某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具体做法为背景材料,材料三以乡村社会治理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1)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从“国家性质”角度讲,我国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注意答题的知识范围的限定。属于原因类主观分析试题。根据材料的解读,考生着重考虑可以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的角度结合材料展开分析即可。(2)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分析某市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是怎样履行政府职能的。解答本题首先要求考生对所给的材料要进行充分解读,从材料的表述中提炼出关键性的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即可。材料中,大力发展“康养+农业”,打造特色农业品牌体系,可以从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改善环境,建设美丽新村,可以从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传承保护当地乡村优秀文化遗产,可以从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可以从加强社会建设职能的角度分析。(3)本题第三问要求考生运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知识,简要阐述公众应如何参与乡村社会治理。解答本题要抓住答题的主体即公民。以此为切入点,可以从遵守宪法和法律,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以及参与政治生活坚持的原则的角度结合材料展开分析即可。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①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大力发展“康养+农业”,打造特色农业品牌体系;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环境,建设美丽新村;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传承保护当地乡村优秀文化遗产;④加强社会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3)①公民要遵守宪法和法律,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②公民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③公民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