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掌握历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

题目描述

【题目】掌握历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

方法一学会看历史地图并制作完成年代尺

(1)判断以上三幅历史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将事件名称填写在年代尺的①②③处。

方法二分析史料得出结论

(2)结合图片材料和所学,模仿示例对史料进行分析。

方法三辨析观点,并用历史学科语言表达。

学生甲:他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学生乙:他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学生丙: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3)以上是八年级同学在课上讨论一位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你认为他们最有可能讨论的是谁?这三位同学的观点都正确吗?结合所学,阐述理由。

 

答案解析

(1)①太平天国运动;②五四运动;③三大战役。(2)材料二史料反映出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强令男子剪掉辫子;革除旧的风俗习惯成为时代要求。(3)人物:孙中山。甲、丙同学的观点正确,乙同学的观点有错误。理由: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领导一系列革命斗争,以维护革命成果,反对北洋政府的独裁统治,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颁布的维护专制统治的法案,与孙中山无关。

(1)根据左图中地名“定都天京”和“金田起义”可知,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都天京,太平天国的时间是1851年到1864年,故第一空应填太平天国运动;根据地图二和所学可知,地图中提到北京天安门开始的学生游行示威,以及火烧赵家楼曹汝霖住宅,由此可知,此事件指的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故第二空应填五四运动;根据地图三可知,辽沈、平津和淮海战役是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期间进行的三大战役,第三空应填入三大战役。(2)材料二中军警为行人剪辫子,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下发了剪辫子的强令,辫子是旧时代的产物,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革除旧社会的风俗习惯是时代发展的要求。(3)第一小问,根据题干可知,“三民主义”、“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约法》均与辛亥革命有关,而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是孙中山,由此可知,讨论的人物是孙中山;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甲、丙同学的观点正确,乙同学的观点有错误。孙中山把中国同盟国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并将其作为指导革命的思想;说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原因是他最先提出只有通过革命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才能救中国;并且首先创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其后又组建中国同盟会,领导广州起义,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领导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等一系列革命活动。孙中山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法律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颁布的。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