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7:04:17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年前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第一种方法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第二种方法出现于20世纪初,是设计出装配线……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发展起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

——刘金源等《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

材料三 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

——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

(1)据材料一,说明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及流通方面有怎样的进步。

(2)据材料二,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促进世界市场发展方面的新进展。据材料三,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怎样的国际分工。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答案解析

(1)进步:根据材料一“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等关键信息可以得出答案要点。(2)新进展:依据材料二“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可归纳得出新进展是资本输出规模扩大,形成世界资本、金融体系。分工:依据材料三“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分析,可得出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亚非拉美落后国家的不同分工,即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工业制成品市场,广大的亚非拉美落后国家成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供应地。(3)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抓住题干关键词“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注意辩证地分析问题。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科技进步与世界经济发展的促进关系;消极影响,主要是由于国际分工不同而导致经济秩序的不合理。

(1)进步:工业生产的方法有重大改进;农业机械的发明有相当进展;发明了新交通工具;形成了世界市场。(2)进展:资本输出规模扩大,由此形成世界资本、金融体系。分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工业制成品市场,广大的亚非拉美落后国家成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供应地。(3)积极意义:有利于世界经济的联系与科技进步;消极影响: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秩序。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