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西方的近代化依次经历了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

题目描述

【题目】西方的近代化依次经历了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中国则与之不同。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題。

【西方近代化】

材料一  15-18世纪,人类历史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嬗变,这是一个不断变革、充满活力的时代。欧美先进国家在这一世界性历史巨变中居于先导地位,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了。

——华东师大版《世界历史》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15—18世纪,影响近代欧洲“人心改变”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二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于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机和机器的产生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 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动因。写出蒸汽机作为动力应用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一项成就。

【中国近代化】

材料三 “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过程,言教即主张学习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观念。”

(3) 能够印证材料三中 “进而言教”的史实是什么?据材料归纳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所呈现的特点?

(4)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国与西方近代化道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解析

(1)文艺复兴;启蒙运动(2)市场的扩大。轮船、火车。(任一点即可)(3)新文化运动。历程:器物(技术)层面——制度(政治)层面——到思想(精神)层面。(4)国情;对西方的认识等

(1)依据所学可知,14—16世纪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的作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批判的锋芒指向封建专制制度,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2)依据材料二所给信息可知,市场在扩大,需求在增加;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中发明的轮船、火车都是以蒸汽机作为动力。(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15年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追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中国的近代化先后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主要特点是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4)依据所学可知,中国与西方近代化不同的原因是国情不同。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