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3 16:42:55

结合材料及所学,完成下列要求。

题目描述

【题目】结合材料及所学,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政府为恢复经济,大力提倡种桑养蚕。但蚕农缺少缫丝技术的进步,随着蚕桑的增产,手工缫丝质量下降,生丝出口总值大幅度减少。虽然国际市场对茶叶需求扩大,但中国茶叶仍由小农分散种植、采制,难以保证质量,且各种捐税也高,导致茶叶外销成本增加。19世纪70年代以后,印度、锡兰红和日本绿茶与中国茶叶展开了竞争。总之,中国的生丝和茶叶在国际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20世纪初,以黄豆为主的豆类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中最重要的商品。

材料二  1973—1995年发展中经济体的商品出口结构

 

1973

1980

1985

1990

1995

农产品

30

15

17.5

14.5

14

矿产品

47.5

65

47

34

22.5

燃料

39.5

61

43.5

29.5

19

制成品

22

19

34.5

50.5

62.5

商品贸易总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商品结构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中后期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贸易的特点。

(3)结合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贸易成就辉煌的原因。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生丝出口总值大幅度减少”“国际市场对茶叶需求扩大”得出:生丝出口减少,茶叶出口增加(茶叶和生丝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出商品);根据材料“中国的生丝和茶叶在国际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得出:茶叶和生丝出口竞争压力增大;根据材料“以黄豆为主的豆类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中最重要的商品”得出:大豆在出口商品中渐长。(2)根据材料“中国进出口金额情况”图分析得出:对外贸易值不断增长;根据材料“1973—1995年发展中经济体的商品出口结构”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无论是农产品、矿产品、还是燃料从1973年到1995年出口所占比例总体都呈下降趋势,由此得出:出口原材料占比不断下降;根据材料“1973—1995年发展中经济体的商品出口结构” 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制成品从1973年到1995年出口所占比例总体都呈上升趋势,由此得出:出口制成品不断增加。(3)根据所学国家独立自主,国力不断强大;根据“1978年”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不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对外开放政策,使得工业企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1)生丝出口减少,茶叶出口增加(茶叶和生丝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出商品);茶叶和生丝出口竞争压力增大;大豆在出口商品中渐长。(2)对外贸易值不断增长;出口原材料占比不断下降;出口制成品不断增加。(3)国家独立自主,国力不断强大;国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断;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积极引进技术和外资);工业企业的较快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