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18:49:35

(12分)聚焦立法,感悟法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12分)聚焦立法,感悟法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治是一种理念。启蒙思想家认为:要求孤儿参加强制劳动的法律是不正义的。习近平指出: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指保护某些部门利益的倾向)、争权诿责(争权夺利,推脱责任)现象较为突出……一些地方利用法规实行地方保护主义.

(1)联系上述材料,从社会正义的角度指出怎样的法律是好的法律。(4分)

法治是一种制度。《立法法》规定: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2)《立法法》的上述规定包含了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哪些道理?(6分)

法治是一种行动。2015年5月21日,交通运输部表示,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将于今年内发布。指导意见将统筹兼顾乘客、驾驶员、企业、平台和社会等各方的利益。小王的爸爸是出租车司机,对这个问题有一肚子的话想说。

(3)为了让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更完善,小王可以建议爸爸怎么做。(2分)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启蒙思想家认为:要求孤儿参加强制劳动的法律是不正义的”,这句话说明了法律是尊重人的基本权利的,“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指保护某些部门利益的倾向)、争权诿责(争权夺利,推脱责任)现象较为突出……一些地方利用法规实行地方保护主义”,说明了法律能够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所以法律能够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好的法律应该尊重人的基本权利、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2)“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这说明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说明了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法律是人民利益的体现。(3)爸爸有行使自己监督和建议的权利,但要通过合法途径,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或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也可以向新闻媒体反应,进行监督,还可以通过参加座谈会、听证会等方式反映情况。主要围绕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途径。

(1)好的法律应该尊重人的基本权利、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2)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3)积极行使公民的建议权,表达自己的意见。譬如,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或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积极参加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发表意见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