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泰兴某校七年级同学组织了一个历史课本剧

题目描述

【题目】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泰兴某校七年级同学组织了一个历史课本剧(片段),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旁白:战国时期,有一天,许多学者走到一起,对当时的社会形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学者1)“民为贵,君为轻”,统治者应该以“仁政”治理天下。

(学者2)先生此言差矣。我们应该互相关爱,反对不义战争。

(学者3)君主治理国家,不应空谈仁义,应该进行改革,实行“法治”。

(学者4)你们说的都不对,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1)上述四位学者分别代表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思想?

(2)学者1所代表学派的创始人是?他的核心思想是?

(3)结合所学知识,该历史剧反映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该局面被称为?

答案解析

(1)学者1:儒家。学者2:墨家。学者3:法家。学者4:道家(2)孔子;仁(3)百家争鸣

(1)结合所学知识,儒家的孟子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统治者应该以“仁政”治理天下;墨家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法家的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道家的老子、庄子主张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因此学者1:儒家;学者2:墨家;学者3:法家;学者4:道家。(2)学者1所代表学派的创始人是儒家的孔子。他的核心思想是“仁”,孔子将“仁”的含义规定为“爱人”,并且建立了一整套的仁爱理论,后世的统制者又以此理论为基础,发展出了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体系。(3)结合所学知识,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百家争鸣。该历史剧反映的正是百家争鸣中重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