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某校八年级1班学生搜集到以下史料,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一起来参

题目描述

【题目】某校八年级1班学生搜集到以下史料,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一起来参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二: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城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1)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中美交往中的哪一重大事件?1972年中美双方经过反复磋商,签署并公开发表了什么文件?这一事件的影响是什么?

(4)中美正式建交是在哪一年?

(5)分别列举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性组织和区域性组织。

 

答案解析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3)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4)1979年。(5)国际性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区域性组织:亚太经合组织。

(1)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建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2)依据所学可知,1954年,周恩来与印度、缅甸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成熟;在1955年的亚非会议上,中国、亚洲、非洲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图片反映的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与尼克松会面;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72年中美双方经过反复磋商,签署并公开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4)依据所学可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5)依据所学可知,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标志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2001年,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亚太经合组织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它成立于1989年,中国于1991年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