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东汉(公元25年至220午)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西汉之后的大

题目描述

【题目】东汉(公元25年至220午)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西汉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与西汉合称汉朝,传八世共十四帝,历经一百九十五年。

材料一    刘秀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在位期间,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为减少贫民卖身为奴婢,经常发放救济粮,减少租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他裁并郡县,精简官员。结果,裁并四百余县,官员十置其一。他统治其间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

(1)材料一中的刘秀的谥号是什么?“建武盛世”的另  外一个名号是什么?

(2)材料一中,介绍了刘秀的哪些为政之策?

材料二   东汉和帝及其以后各帝的即位年龄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会导致什么后果?

材料三  “父子低首,奴事富人。”

(富人)积财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罪不除(罪不容赦)也。

    ——《太平经》

(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四   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东汉民谣

(5)这一民谣反映出东汉后期的什么社会状况?当时最著名的起义是什么?

 

答案解析

(1)汉光武帝;光武中兴。(2)释放奴婢;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裁并郡县,精简官员;等。(3)皇帝继位时年龄较小。导致外戚、宦官专权。(4)说明东汉后期,农民世代受到残酷剥削;统治者不顾民众死活。(5)百姓铤而走险,奋起起义。黄巾起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刘秀庙号世祖,谥号光武帝,一般称刘秀为汉光武帝。年号主要是建武。“建武盛世”的另外一个名号是光武中兴。(2)根据材料一“为减少贫民卖身为奴婢,经常发放救济粮,减少租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裁并郡县,精简官员;等。(3)根据材料二“东汉和帝及其以后各帝的即位年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皇帝继位时年龄较小;导致外戚、宦官专权。(4)根据材料三《太平经》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后期,农民世代受到残酷剥削;统治者不顾民众死活。(5)根据材料四东汉民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民谣反映出东汉后期的老百姓为了生存,百姓铤而走险,奋起起义;当时最著名的起义是黄巾起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