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8 23:06:09

    材料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大、见效慢,在市场化条件下,种粮的比较效益低下使农民不愿意进行水利投资,也难以投资;有的地方在兴建水利设施时,对能够发电等有经济收益的水库投资比较热心,但对主要以农田水利灌溉为主的水库建设积极性不高,有的政府官员甚至把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挪作他用。

材料二 未来10年我国的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通过一些贴息、扶持、补助措施,充分利用好市场机制,用好各种信贷资金(包括小额贷款),调动农民群众投资兴修水利的积极性。除了中央投入外,也要求地方各级财政进行配套投入,运用“一事一议”奖补引导农民投入,多建多补、早建早补。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国家应该如何引导资金投入水利基础设施?

答案解析

本题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素材,从哲学生活角度设置有关问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国家应该如何引导资金投入水利基础设施?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考查的主体是国家,主要考查宏观调控的手段。结合材料,可从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角度作答,回答出具体的措施。

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②加大财政支农投入,通过政府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途径。 ③制定鼓励政策,增加农业的投资收益,增强农民的投资意愿和能力。 ④运用财政、税收、信贷等杠杆吸引社会资金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⑤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严惩非法挪用资金的行为,保证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到位。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