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建设“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是以习

题目描述

【题目】建设“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对外交往是国家实力的展示。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的路线图

(1)两次出使西域,并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丝绸之路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2)中国的丝绸等物品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沿海岸线,经        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        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        南端和斯里兰卡,再转运到欧洲地区。请你依据图中路线,填写地名。

材料三  史学研究者在评价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汗血马、佛教、音乐、雕塑等也纷纷东来。它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3)材料三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其中佛教传人我国是在何时?造纸术通过丝绸之路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其中改进造纸术的关键人物是谁?

材料四  2019年10月24日早上6点30分,随着长长的汽笛声,一列载有广汽集团传祺GS8汽车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出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标志着石龙中欧班列出口新车正式进入常态化运行阶段。近年来随着东莞制造业不断开拓新市场,东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如今,依托国际班列,东莞正不断扩大贸易往来的“朋友圈”。

——东莞时间网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一带一路”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案解析

(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2)中南半岛,马六甲海峡,印度半岛(3)西汉末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4)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并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2)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的港口出发,沿海岸线,从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西汉末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东汉蔡伦用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等作原料造纸,扩大了造纸的原料,降低了造纸成本,提高了纸的质量,普及和推广了纸的应用。(4)开放性题目,依据材料信息“近年来随着东莞制造业不断开拓新市场,东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可知,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