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
题目描述
【题目】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朝廷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C.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D.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探究二经济篇
(3)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就培植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粮食作物,你知道是什么吗?
(4)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一例,说明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促进了社会发展。
探究三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5)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元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探究四感悟篇
(6)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答案解析
(1)秦朝:郡县制;元朝:行省制度(2分)(2)C(1分) (3)水稻或粟(1分)(4)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图的发展,推动了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2分)(5)宋词或元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或火药的广泛运用)(2分)(6)继承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实践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1分)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分天下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故C符合题意。故选C。(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是水稻。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是粟。(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我国至迟春秋末年已出现牛耕。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大变革,春秋时期是奴隶制度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词是一种新体诗,唐朝时已出现,经过五代到两宋,词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元朝出现了元曲,元曲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领先欧洲约四百年.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6)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要继承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怕失败,努力探索。
相关试题
8657苏联解体时,党员的数量已经远远低于二
世界上最大的海是哪一个?()
664生产部安全知识竞赛题库生产部安全知识竞
1912课程学习一般需要完成以下哪些环节(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漳州卷)小
(单选题)关于正确处理医务人员之间关系道德原
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近半个
下列不属于超声相控阵根据其扫查形式的是()答
鸡油菌这种野生蘑菇生长在宿主树下,如在道氏杉
2,3/2,10/9,7/8,18/25,(
2016年5月1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央视共
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民谣:&qu
“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
法国传媒大亨巴拉昂认为,穷人最缺乏的是
在新产品的市场试销中,消费者第一次购买该新产
下列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中,最高级、最精确的是
胆碱酯酶复合剂是有()的特效解毒药。
中国古籍中有些人名,如刘敬先,殷孝祖(《宋书
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
学生在完成数学题时进行“一题多解”,这是在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