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北宋时期是一个民族证券并立与民族交融的时代。北宋与辽、西夏等

题目描述

【题目】北宋时期是一个民族证券并立与民族交融的时代。北宋与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通过战与和,共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据此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为阿保机,他建立了什么政权?

(2)图二为元昊,他是哪一民族首领?他建立了什么政权?

(3)读图三,说出辽和西夏分别与北宋订立了什么的盟约。

(4)人们对北宋与辽和西夏的两次议和活动大致有两种看法:其一,认为北宋接受了少数民族政权议和条件给当时的人民带来了沉重了负担,弊大于利,此举不可取。其二,认为议和活动是民族和睦的表现,利大于弊。请结合时代背景和有关史实,根据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一种看法,并阐述理由。

答案解析

(1)契丹政权。(2)党项族。西夏。(3)澶渊之盟,宋夏和议;(4)同意第一种看法。理由:两次和议使北宋要承担大量银两和钱币,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意思相近即可)同意第二种看法。理由:和议后,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安定局面,有利于双方交流和发展。(意思相近即可)

⑴根据“图一阿保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契丹多次更改国号,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因此,阿保机建立的政权是契丹政权(或辽)。(2)根据“图二元昊”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   (3) 根据“图三”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05年辽与北宋议和,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历史上称这次和议为“澶渊之盟”。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因此,辽与北宋订立的盟约是澶渊之盟;西夏与北宋订立的盟约是宋夏和议;(4)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我同意第一种看法。理由是:两次和议使北宋要承担大量银两和钱币,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意思相近即可)我同意第二种看法。理由是:和议后,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安定局面,有利于双方交流和发展。(意思相近即可)(任选一种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