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判断题: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题目描述

【题目】判断题: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21.(1)“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折射出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变化,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南宋时期。

(2)柳亚子曾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此诗创作于重庆谈判期间。

(3)1953——1957年,我国实行一五计划,青藏、康藏、新藏铁路建成通车,沟通了西藏和内地的联系。

(4)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5)1914年7月底,德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6)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实现和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答案解析

AABABB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根据课本所学,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宋代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故答案是正确的,A。(2)本题主要考查了重庆谈判的相关史实,学生从材料中“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渝指的是重庆,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指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故本题描述是正确的。A。(3)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成就。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故本题“青藏、康藏、新藏铁路建成通车”是错误的,B。(4)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史实。主要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党和政府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实行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本题描述是正确的,A。(5)本题考查一战的导火线。根据课本所学,1914年7月底,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很快卷入战争,1914年7月大战全面爆发。故本题描述是错误的,B。(6)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924年列宁逝世以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1928——1937年,苏联完成了前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