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2-12-16 23:32:04

定义:①群体互补效应:由不同年龄、专业、智能水平

题目描述

  [单选]

定义:
①群体互补效应:由不同年龄、专业、智能水平、气质类型的人才有机地组成一个结构合理的人才群体,达到知识互用、能力互补,使只有专才的个体,变成多能的人才群。
②群体协调效应:在结构合理的人才群体中,逐步形成了群体每个成员共同遵守的良好的道德规范和传统作风,以此调节和协调群体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众与社会的关系,并影响和控制整个群体,使群体的力量和功能得到维护和加强。
③群体感应效应:在结构合理的人才群体中,人才之间在目标上志同道合,在学风上互相感染,在学术上互相影响,同心同德,紧密团结,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不断激化和强化,形成对人才创造特别有利的“微型气候”。

典型例证:
(1)某大学有效整合资源,在校内外组织多方面人才,团结协作,集体攻关。
(2)正因为好大学有优良的校风和传统,所以人人才都想上好大学。
(3)小李做事低调,从不张扬。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答案解析

[参考解析 本题题干为社会学类定义判断。第一步:关键信息------①群体互补效应:不同年龄、专业、智能水平、气质类型的人才组成一个结构合理的人才群体;②群体协调效应:群体成员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传统作风,协调群体中的各种关系;③群体感应效应:人才之间目标志同道合,学风上互相感染,学术上互相影响,形成对人才创造特别有利的“微型气候”。第二步:题目详解例证(1):大学在校内外组织不同方面的人才,形成一个群体团结合作,对应定义①;例证(2):优良的校风和传统是因为大学生共同遵守道德规范和传统作风形成的。符合定义②;例证(3):小李不张扬是小李的个人行为,不是群体,所以不符合题干定义。综上所述,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有2个。故本题选C。【2008-江苏B-119】   

参考答案:C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