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0 04:43:56

材料一: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作勒索甚至殴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作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校园欺凌是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教育的难题,在我国校园欺凌也屡屡发生。

(1)某地记者就“面对校园欺凌,他们怎么办?”的话题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图中调查结果最主要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校园暴力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在公众普遍的不满和愤怒之下,如何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对于施暴者如何处罚,出现了两种观点:主张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动用刑罚严惩校园欺凌者。

    多位法学专家表示,不主张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同时,有专家认为,对于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犯罪,宽容而不纵容,要有教育性的措施去替代刑罚。“孩子生的病要用孩子的药物去治疗他,不能用成年人的药物去治疗。”

(2)阅读材料,结合法律相关知识回答,“不主张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体现了什么道理?对于符合年龄,有相应犯罪情节的未成年人同样要受到法律的处罚说明了什么?

 

答案解析

(1)仔细观察调查结果,其中面对校园欺凌事件,比例最高的是选择默默承受,而选择及时报警的人数最少,可见未成年人在自我保护这方面缺乏意识和能力,据此作答。(2)本题两问,第一问“不主张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体现了对违法未成年人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所以围绕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来阐述;第二问找到关键语句“同样要受到法律的处罚”,围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来回答。

(1)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