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30 13:34:01

文化自信,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之后的自信,也是尊重文明多样性

题目描述

【题目】文化自信,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之后的自信,也是尊重文明多样性基础上的自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借鉴而形成的文明。唐代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国。明代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之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的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

材料二:第十一届中国文化艺术节将在2016年在陕西省举办,为举办好这次盛会,陕西省公共图书馆达到152个,1000多个乡镇基本实现综合文化站全覆盖,5万多家农家书屋建成;陕西省将举办各种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让群众成为真正的主角,群众文化活动风生水起,各类文艺演出近万场,广场演出5万多场,让广大人民享受到了真正的文化大餐。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知识,谈谈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陕西省是怎样让广大人民享受到真正的文化大餐的。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知识,设问指向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属于措施类试题。文化自信体现在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发展上,学生分析此题时,可以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内涵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从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这两个角度进行阐述观点,认同与自身文化的发展,树立文化自信。(2)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说明陕西省是怎样让广大人民享受到真正的文化大餐的,属于措施类试题。学生作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相关的文化知识进行论述,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

(1)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②我们应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③我们应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反对文化霸权主义。(2)①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②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让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③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新的主体作用,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