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变革,也深刻影响王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变革,也深刻影响王朝的兴衰,推动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遣,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1)上述材料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哪次改革?这次改革对该国历史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西周初年,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属、功臣和臣服的旧邦首领到被征服的地方建立封国,一共建立了71个封国,其中亲族和同姓53国。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这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当时条件下的积极作用。

材料三  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的大规模的统一战…….秦国完成统一全国大业,仍以咸阳为都城。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称为中国的第一个皇帝,也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千古一帝”。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为巩固统他采取了哪些经济文化措?

答案解析

(1)商鞅变法,这次改革使秦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为秦始皇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2)分封制,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国林立的状态,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3)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为巩固统治,秦始皇经济上统一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1)依据上述材料“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遣,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商鞅变法,这次改革使秦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为秦始皇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2)根据材料二“西周初年,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属、功臣和臣服的旧邦首领到被征服的地方建立封国,一共建立了71个封国,其中亲族和同姓53国”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分封制,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国林立的状态,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为巩固统治,秦始皇经济上统一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