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王朝更替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王朝更替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分封制…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秦朝在地方上以什么制度取代了分封制?它在中央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唐王朝的都城长安,修建历时72年,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全城南北中轴线两侧东西对称,棋盘式的街道宽敞笔直;拥有百万人口,不仅是国内交通的枢纽,还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身着各式服装的边疆各族人云集到这里;西域诸国的商贾通过丝绸之路前来此城的常达数千人,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国际性大城市…在当时统治者的励精图治下,该王朝出现了许多盛世局面…

(2)根据材料,概括唐朝都城长安的特征.唐王朝出现了哪些盛世局面?

材料三“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明史专家吴晗《朱元璋》

(3)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四

 

(4)清朝疆域广大,为了加强统治.清王朝采取了许多措施.图1、图2有关的历史事件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从秦到清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案解析

(1)郡县制;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2)特点:规模宏大,布局严整,人口众多,是交通枢纽和政治交往中心;贞观之治、开元盛世.(3)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4)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金瓶掣签制度有利于蒙藏社会的长期稳定,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统治.(5)中央集权不断加台,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君主权力不断加强,丞相权力不断削弱.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朝在地方上以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郡县制指对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类似于行政区划)的总称。它在中央还采取的措施是: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考察的是中国古代秦朝加强皇权的知识点。(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唐朝都城长安的特征是::规模宏大,布局严整,人口众多,是交通枢纽和政治交往中心;.唐王朝出现的盛世局面是: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太宗继承唐高祖李渊制 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 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 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由于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加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得大唐天下大治,经济迅速发展。此间的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也大幅度增长,天宝年间唐朝人口达到8000万人,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商业十分发达,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更为繁华,对外贸易不断增长,波斯、大食商人纷至沓来,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商贾云集,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装来来往往,十分热闹。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阶段。因当时年号为“开元”,史称“开元盛世”。(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的问题是: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皇权的至高无上,皇帝的决策与执行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帝位的终身制和皇位的世袭制;文化专制是政治专制的副产品;权利的高度集中,地方自主权限有限。考察的是七年级上册君权强化的知识点。(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清朝疆域广大,为了加强统治.清王朝采取了许多措施.图1、图2有关的历史事件分别起的作用是;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金瓶掣签制度有利于蒙藏社会的长期稳定,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统治.考察的是七年级下册的清朝加强统治的措施。(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秦到清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台,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君主权力不断加强,丞相权力不断削弱.最终被废除,权利集于皇帝一身,实现了君主专制。皇权盛极一时。考察的是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