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7 11:28:22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今之谈文学改良者众矣,记者末学不文,何足以言此?然年来颇于此事再四研恩,辅以友朋辩论,其结果所得,颇不无讨论之价值。因综括所怀见解,列为八事,分别言之,以与当世之留意文学改良者一研究之。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1917年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适主张文学改良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胡适主张文学改良的目的和历史影响。

答案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今之谈文学改良者众矣,记者末学不文,何足以言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辛亥革命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新文化运动反封建斗争、民主与科学思想在中国传播等方面概括胡适主张文学改良的时代背景。(2)本题根据材料“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言之有物……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推倒陈腐的封建文学、建设通俗的新文学等方面简析胡适主张文学改良的目的。再从冲击封建思想文学的统治地位、解放人们的文学思想、利于新的思想和文化的传播等方面回答其历史影响。

(1)背景:辛亥革命后,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新文化运动开始了进一步的反封建斗争;民主与科学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2)目的:推倒陈腐的封建文学,建设通俗的且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文学。影响: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学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文学思想;有利于新的思想和文化的传播。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