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守法的公民。
题目描述
【题目】做守法的公民。
材料一: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
(1)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________的准绳。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________。
材料二:小朱同学在学校操场拾到小苏同学丢失的手表。
(2)小朱守法的做法应该是什么?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材料三:一天,中学生小华从超市出来,门口的报警器突然呜叫起来,保安让小华再次通过报警装置,报警器仍然呜叫。保安就将小华带到走廊询问,并强迫小华脱下衣服接受检查。因没有发现任何物品,保安才让小华回家。事后经查,小华的妈妈曾在这家超市给他买了一双旅游鞋,因超市消磁器出现故障,旅游鞋没能消磁,导致报警器呜叫。
(3)商场保安侵犯了小华的什么权利?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他讨回公道?
(4)依据以上各问的回答,请任选其一概括一个正确认识。
答案解析
(1)①合法有效;②底线。(2)小朱应将拾到的手表归还小苏;依据:“我国物权法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或,依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3)人身自由权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利。(4)示例一:法不可违(或,自觉守法);示例二:善用法律(或,遇事找法);示例三:依法维权(或,解决问题靠法律)。
(1)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依据所学内容,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故答案为:①合法有效;②底线。(2)本题考查拾得别人遗失物的正确做法,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材料信息,小朱同学在学校操场拾到小苏同学丢失的手表。小朱应将拾到的手表归还小苏。依据是“我国物权法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或,依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据此回答即可。(3)本题考查人身自由权及如何维护人身自由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本案例可知,商场工作人员的“搜身”行为侵犯了李某的人身自由权。如果我是小华的朋友,我会帮助小华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利。(4)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认识,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只要围绕材料主题进行概况即可。如:示例一:法不可违(或,自觉守法);示例二:善用法律(或,遇事找法);示例三:依法维权(或,解决问题靠法律)。
相关试题
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不包括()答案?
6351了解哪些环境?6819
【单选题】 以下治疗药物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单选] 简单地生活,也不是凡事无争,敷衍生
[单选] 金融市场的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是按(
武帝时,派()出使域,联络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
(单选题)自动申购(定投)日设置后,每月在申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程艰难曲折,下列事件按其时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在广东顺德流行的一首《竹枝
近日一则“北大才子杀猪8年,身家超100亿”
我们青少年学生关心社会更重要的是( )
2019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考
某影星因声音独特并拥有特定的口头禅而被大众熟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是()
甲,乙,丙,丁每人隔不同的天数去健身房健身,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
中国被誉为东方雄狮,东方是指中国的半球位置,
如用人单位解散或破产,则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
我国2000~2005年总从业人员和第一产业
犬心电图检查见QRS综合波和T波完全消失,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