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做守法的公民。

题目描述

【题目】做守法的公民。

材料一: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

(1)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________的准绳。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________。

材料二:小朱同学在学校操场拾到小苏同学丢失的手表。

(2)小朱守法的做法应该是什么?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材料三:一天,中学生小华从超市出来,门口的报警器突然呜叫起来,保安让小华再次通过报警装置,报警器仍然呜叫。保安就将小华带到走廊询问,并强迫小华脱下衣服接受检查。因没有发现任何物品,保安才让小华回家。事后经查,小华的妈妈曾在这家超市给他买了一双旅游鞋,因超市消磁器出现故障,旅游鞋没能消磁,导致报警器呜叫。

(3)商场保安侵犯了小华的什么权利?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他讨回公道?

(4)依据以上各问的回答,请任选其一概括一个正确认识。

答案解析

(1)①合法有效;②底线。(2)小朱应将拾到的手表归还小苏;依据:“我国物权法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或,依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3)人身自由权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利。(4)示例一:法不可违(或,自觉守法);示例二:善用法律(或,遇事找法);示例三:依法维权(或,解决问题靠法律)。

(1)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依据所学内容,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故答案为:①合法有效;②底线。(2)本题考查拾得别人遗失物的正确做法,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材料信息,小朱同学在学校操场拾到小苏同学丢失的手表。小朱应将拾到的手表归还小苏。依据是“我国物权法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或,依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据此回答即可。(3)本题考查人身自由权及如何维护人身自由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本案例可知,商场工作人员的“搜身”行为侵犯了李某的人身自由权。如果我是小华的朋友,我会帮助小华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利。(4)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认识,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只要围绕材料主题进行概况即可。如:示例一:法不可违(或,自觉守法);示例二:善用法律(或,遇事找法);示例三:依法维权(或,解决问题靠法律)。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