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4:17:50

步入近代,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下,发生

题目描述

【题目】步入近代,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步入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等也飘洋过海。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乡出现生产凋敝,经济萧条的状况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十九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以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后,中国于十九世纪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当时,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如当时洋务派所说的“机船矿路”。“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指铁路。为了制造“机”、“船”,修筑铁路,钢铁的生产也突出出来。这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都是追赶时代的。

——董志凯《从“机船矿路”到“瓶颈产业——中国百年投资结构之联想》

材料三1887年,他(严信厚)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五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四十台新式轧花机,雇佣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1897年,据9月21日《中外日报》,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

——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

材料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示意图

(1)据材料一概括中西方交流出现的新状况。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式工业”兴起的时代背景。

(3)材料三中的“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什么性质的企业?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97年“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图中所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特点。

 

答案解析

(1)本题据材料一“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西方纺织品、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等也飘洋过海……厘毫不能主持”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输出农产品、输入工业品、洋人控制关税等方面概括中西方交流出现的新状况。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角度回答当时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本题据材料二“西方资本主义以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后,中国于十九世纪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外因和内因方面概括中国“新式工业”兴起的时代背景。(3)本题据材料三“严信厚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即可回答“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西方经济侵略、自然经济解体、清政府放宽限制、人民的斗争等方面概括1897年“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的原因。(4)本题根据材料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曲折发展、产业结构、地区分布、工业体系、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等方面分析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特点。

状况:近代中国大量输出农产品;大量输入技术和工业品;洋人控制关税;西方占主导地位。变化: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受到冲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背景:工业革命的扩展;清政府内外交困。性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原因: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加深,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人民群众收回利权的斗争等。特点:曲折发展;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平衡;没有形成工业体系;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