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经济篇:改革·创新)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

题目描述

【题目】(经济篇:改革·创新)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各国各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材料一

(1)图一中的E地和图二中B地当时都出现了一场著名变革,其名称分别是什么?

(2)图一E地的变革对当时争霸格局有什么影响?图二B地改革与图三有什么内在联系?

材料二:  大化二年,孝德天皇发布《田令》,规定“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田令》

(3)该规定出于哪国的哪一次改革?上述措施对该国的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4)以上变革的结果,共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解析

(1)管仲改革;商鞅变法 (2)齐国在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联系:商鞅变法使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3)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业繁荣,手工业发展,商业活跃。(4)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坚持改革,不断创新(强调改革的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1)第一小问,根据图一《春秋形势图》可知,E地是齐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齐国曾进行管仲改革;第二小问,根据图二《战国形势图》可知,B地是秦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国曾进行商鞅变法。 (2)第一小问,管仲的改革增强了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使齐国在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第二小问,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加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诸侯国,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大化二年”、“孝德天皇”等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孝德天皇即位后,年号大化。从646年开始,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因此该规定出自于日本的大化改新;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可知,大化改新使日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业繁荣,手工业发展,商业活跃。(4)根据管仲改革促进齐国国力增强、商鞅变法增强秦国国力、大化改新促进日本经济发展可知,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坚持改革,不断创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