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1)材料一中的“组织起来的路”指的是什么?依据本材料,概括指出引导农民走这样一条路的原因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三大改造的哪一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怎样的改造方式?改造过程中的创举是什么?

材料三: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52年

71.8%

6.9%

0.7%

1.5%

19.1%

1956年

7%

0.1%

7.3%

53.4%

32.2%

 

 

(3)材料三表明到1956年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了怎样的转变?

(4)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指出导致材料三中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发生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历史任务完成,是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答案解析

(1)“路”:农业合作化(或建立生产合作社)。原因: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避免农村贫富分化;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工业发展。(2)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赎买。(3)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居于主导地位。(4)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可知,“组织起来的路”指的是农业合作化;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为了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避免农村贫富分化;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工业发展。(2)第一问依据图片关键词“公私合营”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三大改造中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在私营工业中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在私营商业中采取委托经销、代销等形式。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创造性地开创了赎买政策,最终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结果,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因此,和平赎买是方式和手段,公私合营是最终目的和结果。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伟大创举。(3)依据材料图表信息可知,到1956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居于主导地位。(4)依据所学可知,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