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11:24:39

走近中华文化。

题目描述

【题目】走近中华文化。

材料一:她叫张佳琦,只有11岁,央视演讲《易经》走红。除《易经》外,佳琦还分享了《宋  词》、《李煜词传》,从书籍脉络到分享理由,说的头头是道。在回答评委的刁钻提问时,各种经典故事信手拈来,对答如行云流水,没有任何迟疑和慌张。少年读书会的评委会主席高洪波,称她有一种很特别的“气定神闲”的气质,举手投足中显露着端庄大气的姿态。

  (1)从张佳琦的表现可见,在中华文化的滋养中,她收获了什么? 

材料二: 2017年《开学第一课》主题为“中华骄傲”。节目分“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棋以明智”、“文以载道”、“丝绸新路”五节课。采用不同的形式,穿越5000年时光,走进中华文明的古老源头。

  (2)在这穿越5000年的五节课中,你对中华文化有了怎样的认识? 

 

材料三:《经典咏流传》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深度挖掘诗词背后的内涵,讲述文化知识、阐释人文价值、解读思想观念。一经播出就好评如潮,强势刷屏!。

(3)由材料一、二、三可见,人们对传统文化持怎样的态度?

(4)中国文化经典滋养着炎黄子孙。请写出两条对你有影响的经典诗词。

答案解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值中等。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从材料中找到关键词或关键句,再运用所学观点进行概括说明。认真阅读材料,“张佳琦,只有11岁,央视演讲《易经》走红”,“除《易经》外,佳琦还分享了《宋词》、《李煜词传》,从书籍脉络到分享理由,说的头头是道”,“各种经典故事信手拈来,对答如行云流水,没有任何迟疑和慌张”,可见在中华文化的滋养中,张佳琦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有一种很特别的“气定神闲”的气质,举手投足中显露着端庄大气的姿态”可见张佳琦的文化气质得到浸润、具有高雅的生活情趣。只要学生从人文素养、传统美德、气质、民族情怀、高雅情趣的角度进行说明,回答的言之有理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说明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值一般。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从材料中找到关键词或关键句,再运用所学观点进行概括说明。认真阅读材料,“穿越5000年时光,走进中华文明的古老源头”、“字、武、棋、文、丝绸新路”等关键词说明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果学生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是中华民族丰厚的精神滋养等观点,也可以得分。(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说明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值一般。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从材料中找到关键词或关键句,再运用所学观点进行概括说明。认真阅读材料,材料一体现的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材料二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弘扬、材料三体现的是对中华文化的创新。只要学生从这几个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4)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的积累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值一般。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诗词进行说明,符合题意即可。

(1) 提升道德(人文)素养;陶冶情操(培养高雅情趣):增强民族情怀(民族认同感),浸润传统美德等。(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是中华民族丰厚的精神滋养)等。(3)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创新传统文化等。(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