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2-12-17 00:08:55

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题目描述

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品质》以工业垄断对手工业作坊的冲击为背景,客观描写手工业者的生存危机,赞扬鞋匠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偷工减料的高尚品质,表现出对底层劳动者的尊重。
B.《烛之武退秦师》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C.《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针对梁惠王的疑问,巧用比喻释疑,说理非常形象,环环相扣,逻辑明晰,使梁惠王明白小恩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体现了孟子“仁政”“民本”的治国思想。
D.《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认为总结“十思”,发扬“九德”,选拔人才,文武并用,则人君就不必“劳神苦思”,而国家就可以“垂拱而治”,从而像老子的“无为而治”,消极而治,不治而治。

答案解析

解析同上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既有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也有写作技巧的鉴赏,也有主旨的提炼,这就要求考生根据每个选项考查的篇目进行回顾。从题干来看,要求选出“对课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题中,D项,“从而像老子的‘无为而治’,消极而治”中“消极”一说错误,文中的“无为而治”不是消极而治,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以德化育百姓之意。从文本来看,作者告诫唐太宗“总此十思,宏兹九德”这样就会达到天下“文武并用,垂拱而治”,只要做到这“十思”,就不必自己去劳神费思,代替百官去行使职权了。故选D。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