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探究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    探究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一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釆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忽略了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在观察强大对手(西方列强)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

材料二:乃知其浩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地,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三: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指民主和科学)可以教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材料四:“独立梦”萦绕着几代中国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伟大的祖国陆续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梦”、“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梦”;现在,全国人民正朝着实现中国的腾飞梦前进

(1)材料一中“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指韵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运动的倡导者们对西方列强的认识。

(2)材料二提出向“学习西方”方面有何新的认识?根据材料三,为救治中国的黑暗,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发起这一运动有何积极意义?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上述探索之间的联系?

答案解析

(1)洋务运动;洋务派只认识到西方列强强大的原因是先进技术,没有认识到他们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先进。(2)开始学习西方的制度;积极意义: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3)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是前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保障;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言之成理即可)

(1)根据材料“19世纪60年代一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釆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忽略了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在观察强大对手(西方列强)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结合所学可知,洋务派只认识到西方列强强大的原因是先进技术,没有认识到他们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先进。(2)根据材料“乃知其浩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地,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提出向“学习西方”方面开始学习西方的制度。根据材料三,为救治中国的黑暗,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发起这一运动的积极意义是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是前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保障;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言之成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