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历史并不是偏爱过去,只是为了未来而回顾过去。阅读下列材料,根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并不是偏爱过去,只是为了未来而回顾过去。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材料并结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期间,总计约14万中国民众被法国和英国招募至欧洲战场,称为华工,他们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一战结束后,许多华工留在法国生活,成为法国最早一批华侨华人。

——据《法国一战华工的故事》

材料二  1939年3月,犹太裔的克拉科夫家族不得不离开德国,可英法美等国都限制犹太人入境,他们只好前往尚能够办理签证的上海。在环境陌生、局势复杂的上海,克拉科夫家族与其他1.8万名犹太难民曾被日本人强迫待在虹口犹太隔离区,他们一住就是十年,直到1949年1月才移居以色列国。

——中国日报网2018年11月6日电

材料三  2019年初,中国航天局发射的嫦城四号卫星还搭载有美国、欧盟等五六种国际合作的载荷。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从近现代科学技术来说,我们还是受益于西方国家的,现在我们科学技术发展了,应该对世界有所贡献。就像习总书记讲的,大国要有大国的担当。

——央视新闻移动网《吴伟仁:人类一大步》

问题:

(1)一战期间,华工为什么来到欧洲?战争结束后协约国是如何对待中国的?

(2)中国、日本各是如何对待克拉科夫家族的?中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主要的贡献是什么?

(3)中国允许欧美等搭载嫦娥四号卫星说明了什么?

 

答案解析

(1)以工代兵,被法国和英国招募至欧洲战场;许多华工留在法国生活,成为法国最早一批华侨华人。(2)中国:英法美等国都限制犹太人入境,他们只好前往尚能够办理签证的上海;日本:被日本人强迫待在虹口犹太隔离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牵住了日本大量的兵力,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3)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大国有大国的担当,努力为世界有所贡献。

(1)根据材料“一战期间,总计约14万中国民众被法国和英国招募至欧洲战场,称为华工,他们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一战结束后,许多华工留在法国生活,成为法国最早一批华侨华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华工以工代兵,被法国和英国招募至欧洲战场;战争结束后协约国许多华工留在法国生活,成为法国最早一批华侨华人。(2)根据材料二“1939年3月,犹太裔的克拉科夫家族不得不离开德国,可英法美等国都限制犹太人入境,他们只好前往尚能够办理签证的上海。在环境陌生、局势复杂的上海,克拉科夫家族与其他1.8万名犹太难民曾被日本人强迫待在虹口犹太隔离区,他们一住就是十年,直到1949年1月才移居以色列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法美等国都限制犹太人入境,他们只好前往尚能够办理签证的上海;对待克拉科夫家族被日本人强迫待在虹口犹太隔离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牵住了日本大量的兵力,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3)根据材料三“2019年初,中国航天局发射的嫦城四号卫星还搭载有美国、欧盟等五六种国际合作的载荷。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从近现代科学技术来说,我们还是受益于西方国家的,现在我们科学技术发展了,应该对世界有所贡献。就像习总书记讲的,大国要有大国的担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允许欧美等搭载嫦娥四号卫星说明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大国有大国的担当,努力为世界有所贡献。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