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是中国古代外交非常活跃的时期,唐朝的社会经济繁荣景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影响了友好邻邦,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例唐朝时期中外交流的史实。

材料二  郑和每次下船后,都与当地居民进行了友好交流,并赠送了许多物资。当郑和船队回国时,当地民众献上了一些特产,甚至还派遣使者随船而去,希望加强友谊。

(2)郑和船队最远抵达的范围是哪里?由他开展的中非交流活动有何影响?

材料三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中国跪在地上首次办外交的表现是什么?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解析

(1)原因:社会经济繁荣,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中华文化的灿烂。鉴真东渡、玄奘西游、日本派遣遣唐使到中国(任举两例)(2)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加强了中国同非洲国家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3)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据材料“唐朝的社会经济繁荣景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概括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是社会经济繁荣;据材料“唐朝又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概括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是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据材料“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影响了友好邻邦”概括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是中华文化的灿烂。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例唐朝时期中外交流的史实: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日本派遣遣唐使到中国大力学习中国文化。(2)郑和船队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依据材料二“郑和每次下船后,都与当地居民进行了友好交流,并赠送了许多物资……”可见由他开展的中非交流活动加强了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中国跪在地上首次办外交的表现是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它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开始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