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19世纪中期,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也开始进行亡的探

题目描述

【题目】19世纪中期,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也开始进行亡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材料三:“他们决定以夷器和夷法来对付夷人。换句话说,他们觉得中国应该接受西洋文化之军事部分。他们于是买外国军器,请外国教官。他们说,这是中国的自强之道。

——蒋廷《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哪些史实?

(2)材料二中的文字出自哪部文献?

(3)材料三中他们指的是什么人(答出阶级和派别)?从企业和军队创建方面分别列举“接受西洋文化之军事部分”一例。

(4)19世纪中期,中国面临“内忧外患”,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所采取的“自强之道”的历史地位?

 

答案解析

(1)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2)《天朝田亩制度》(3)地主阶级洋务派举例:企业: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军事:建立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4)历史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史实。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史实包括,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10月,英法联军进入北京,闯入西北郊的圆明园。他们抢去了园中的金银财宝,劫走了所有能搬动的贵重文物和图书典籍。为了掩盖罪行,额尔金命令纵火,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是我国皇家园林艺术的瑰宝,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残忍行径不仅损毁了中国的建筑艺术和文化,也是世界文化与艺术的损失。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采取先武力强占中国领土,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1858《瑷珲条约》是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2)本题主要考查《天朝田亩制度》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的信息,根据教材所学可知,材料内容出自于《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于1853年颁布的—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全面的农民革命斗争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包括社会组织、军事、文化教育诸方面的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献。它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天朝田亩制度》强烈的革命性,首先它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起义的斗争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3)本题主要考查了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结合材料三的信息,“他们决定以夷器和夷法来对付夷人。换句话说,他们觉得中国应该接受西洋文化之军事部分。他们于是买外国军器,请外国教官。他们说,这是中国的自强之道”根据教材所学得知,指的是洋务运动。他们指的是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的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以“自强”、“求富”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工业的一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早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天津机器制造局(崇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近代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李鸿章)、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张之洞)。李鸿章创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近代化海军。 (4)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评价。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