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10:28:24

    材料一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

材料二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建立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5年,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18世纪的康乾盛世……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并从经济史的角度简单说明理由。

(2)依据材料二,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分别有哪些?

答案解析

(1)首先提供自己的观点,即同意与否。其次如果同意,可从落后的经济政策和主要经济形式入手分析,经济政策上结合所学从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入手,主要经济形式上则是强调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如果不同意,可从经济总量的领先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入手分析,经济总量上尽管中国还处于小农经济发展阶段,但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商品经济则是进一步发展,还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的萌芽。(2)积极:积极方面可从1928年和1935年的史实得出为国家形式上的统一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消极:消极方面可从1929年、1930—1931年、1931年、1945年、1946年的史实得出为世界经济危机影响;战争的破坏;外国的侵略;官僚资本挤压等。

(1)参考答案:同意。理由:明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不同意。理由:明清农耕文明高度发达,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2)积极:国家形式上的统一;国民政府的推动、支持(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消极:战争的破坏;官僚资本挤压;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外国的侵略。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