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的演变。
题目描述
试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的演变。
答案解析
(1)改革开放之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的演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继承了传统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并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需要,进一步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形成高度的中央集权体制。这期间虽然权力集中与分散有过多次反复,但这些调整始终是在高度集权框架内进行的,没有走出“一统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的恶性循环。①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经济管理权力关系。在计划经济时期,事权主要表现为经济管理权。中央对地方经济的控制十分严格,中央政府绝对主导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和国民经济管理活动,中央政府集中国民经济发展的统一领导和全面计划权,集中重要物资的分配权和大型项目的审批、投资权,实行高度集中的全面指令性计划体系,地方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经济计划的执行者。这种状况在20世纪50年代初奠定基础,以后由于中央政府政策的反复变化,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关系曾经有过多次调整,这些调整主要体现为“两收两放”的起伏波动。②中央与地方政府非经济管理权力关系。纵观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宪法,无论是1954年宪法,还是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都赋予中央政府极其广泛的行政职权,而对地方政府的职权没有明确划定。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行政权限表现为行政领导或业务指导、控制地方编制、进行行政监督。中央政府的行政监督形式多种多样。(2)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的演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进行了改革,逐步打破集权制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模式。使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相对稳定下来,开始向合理化方向发展。①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经济管理权力关系进行了调整。一是扩大地方政府经济管理的财权和事权;二是在地方推行市管县体制,突出中心城市作用,赋予一些地区政府经济“特权”。②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非经济管理权力关系也进行了调整。中央下放了干部管理权限,并开始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使干部人事管理开始走上法制轨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经过了多次调整,但中央集权仍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状态。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精益生产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国的3个警备区为上海、重庆和( )A天津B
一支票出票日为2012年7月10日,持票人2
简述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及其特征。
下列《张中丞传后叙》人物中,为国让贤的是()
我国现行零售环节征收消费税的商品是()A金银
拔T管前应试行夹管 ( )A1~2天B2~3
名词解释:远期汇率
最早将经济学原理应用于分析法律问题的学者是(
简述兼营营业税应税劳务与货物或非营业税应税劳
新的国际可可协定达成生效后,其出口成员都是
社会研究的认识论原则包括 ( )A经验归纳原
名词解释:问题产品
行政许可
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根据1999年宪法修正案,下列关于非公有制经
名词解释保险
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 )A受压迫受剥削
对法律无直接规定的事项,选择法律关于类似事项
下列属于利益相关者的是 ( )A顾客B服务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