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不屈的抗争:逐渐觉醒的民族意识)

题目描述

【题目】(不屈的抗争:逐渐觉醒的民族意识)

材料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1)林则徐领导的哪一抗争活动充分体现了材料一的精神?

材料二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2)根据材料二指出义和团运动的斗争对象。

材料三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去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习近平几年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五四运动的作用和特点。

材料四  1938年,国民党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毛泽东也多次强调:“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基,存在于民众之中。”

(4)材料四中,国共两党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14年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践行毛泽东这一思想的?(列举两例)

答案解析

(1)虎门销烟。(2)帝国主义列强。(3)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特点:全民族参与。(4)认识:团结全民族共同抗战。史实: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派杨靖宇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②全民族抗战中,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人民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

(1)依据材料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社会责任感可知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2)依据材料二“英美俄德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可知义和团斗争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列强。(3)作用:依据材料三“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的信息可知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特点:依据材料三“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和所学可知是全民族参与。(4)认识:依据材料四“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基,存在于民众之中”可知国共两党共同的认识是团结全民族共同抗战。史实:依据所学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全民族抗战的例子可知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派杨靖宇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以及开展敌后游击战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