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6 21:55: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进博会的召开显示了中国从“制造大

题目描述

【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进博会的召开显示了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勇气。但据数据显示,中国的创新能力不强,制造业产值占全球的20%,但利润不足10%,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2018年中国城镇化率约为59.6%,而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80%,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短期内依旧存在。这些问题都是中国成长为“制造强国”路上的绊脚石。

结合材料,运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相关知识,就如何搬走“绊脚石”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解析

本题以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国建设“制造强国”面临的问题为材料,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相关知识,就如何搬走“绊脚石”提出合理建议。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设问与试题情境圈定知识角度:从搬走“绊脚石”联想到高质量发展,结合材料可以联想到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高质量发展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和协调的新发展理念,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②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发展先进的制造业,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改善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①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和协调的新发展理念,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②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发展先进的制造业\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③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④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改善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