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在苏州,有个家喻户晓的“苏老师”——“苏老师”不是一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在苏州,有个家喻户晓的“苏老师”——“苏老师”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支由160多名志愿者组成的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团队。当未成年人遇到问题、产生迷茫和困惑的时候,那里总会有“苏老师”倾听他们的声音。

材料二:“校车安全”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要求“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在不断完善。相信《校车安全条例》的出台将进一步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材料一中,“苏老师”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

(2)阅读材料二,运用《生命只有一次》和《法律护我成长》相关知识回答,为什么要把校车安全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来抓?

 

答案解析

(1)社会保护(2)①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任何代价都换不来。②未成年人年龄小,发展还不成熟,对事物的认识水平、行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其权利更容易受到忽视甚至侵害;③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为未年人提供特殊保护就是保护国家和民族的明天。

试题分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学校保护和司法保护,题文中的“苏老师”是志愿者团队,属于社会保护。(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为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原因的认识,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运用。设问中“政府重视校车安全的原因”,即国家重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原因,所以从生命的重要性、未成年人的地位和身心特点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