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沈括《梦溪笔谈》卷三云:予出使至磁州,锻坊观炼铁,方识真钢。

题目描述

沈括《梦溪笔谈》卷三云:“予出使至磁州,锻坊观炼铁,方识真钢。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之,则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者,皆系地之所产。”对材料中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A.“纯钢”是百炼钢原料
B.“一锻一轻”是由于偷工减料造成的
C.“累锻而斤两不减”应是相对而言的
D.“炼之至尽而全无钢”是技术的原因   

答案解析

这种炼钢法是先把生铁和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共同加热至生铁熔化而灌入熟铁中去,熟铁由于生铁浸入而增碳。只要配好生铁和熟铁的比例,就能比较准确地控制钢中含碳量,再经过反复锻打,使组织均匀和挤出夹杂物,就可以得到质地均匀的钢材。这种方法可能起源于汉代,至迟在南北朝时期已经盛行了。由于这种方法比较容易掌握,工效提高较大,因此南北朝时期成为主要的炼钢方法之一。    

同上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