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史学家论晚清,常绕不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语,而

题目描述

【题目】    史学家论晚清,常绕不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语,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一书所记录的这一段,可以说正是这“大变局”的高潮一节,古老中国从漫长的帝制中挣扎出来,摸索着向“共和”奔去。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之初,在其心目中,迟早是要实行独裁统治的。袁死后,掌握北京政府实权的段祺瑞完全继承了他的衣钵,继续推行媚外外交,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忠实代理人。

——改编自王文泉、刘天路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19年4月底,中国人民眼巴巴企望的巴黎和会并未带来预想中的“公理”,郁积己久的亡国之忧、救国之情骤然化作海啸山鸣的五四运动,青年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成为洪流中的先锋。这是我们第一次打破一切的干涉压制的政治活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外政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这场运动性质和历史地位是什么?

(3)在五四运动的洪流中,中国共产党也应运而生。为中国共产党准备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答案解析

(1)对内实行军事独裁,对外依靠帝国主义国家(2)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地位:是中国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为共产党准备了思想基础的事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由材料一“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之初,在其心目中,迟早是要实行独裁统治的。袁死后,掌握北京政府实权的段祺瑞完全继承了他的衣钵,继续推行媚外外交,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忠实代理人”可以看出,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外政策是对内实行军事独裁,对外依靠帝国主义国家。(2)依据材料二“1919年4月底,中国人民眼巴巴企望的巴黎和会并未带来预想中的“公理”,郁积己久的亡国之忧、救国之情骤然化作海啸山鸣的五四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走上街头,举行集会、抗议等活动,五四运动爆发。因此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性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