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4:55:53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革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发’指大平军、‘捻’指捻军起义军),可以勤远略(抵抗外国侵略)

——曾国藩

(1)材料表述的是中国近代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请列举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及民用工业各1个;并写出他们的创办者。

(3)结合所学,你对这场运动有何评价?

答案解析

(1)材料“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李鸿章”结合所学,体现了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宣扬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从而判断这场运动是洋务运动。针对当时清王朝内忧外患,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实现强兵富国,以维护清朝的统治。(2)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军事工业上,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等,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3)根据材料“购成之后,访募革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结合所学,从正反两方面概括。积极方面,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企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传播了西方科学技术;洋务运动对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诱导作用。消极方面可以从阶级局限性、学习西方的层面和实践效果等方面说明,如:受阶级局限性,洋务运动本意是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而非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学习西方大致只停留在“器物”层面,是肤浅的。就实践来看,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洋务运动的失败。

(1)洋务运动。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强兵富国,以维护清朝的统治。(2)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3)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传播了西方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催生了民族工业。但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对西学的学习也仅仅停留在“器物”层面,没有能够中国制度的革新和思想的解放。所以,最终伴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也归于失败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