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题目描述
【题目】【大国崛起: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材料一
材料二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其中第四阶段是赞赏阶段(1937—1944年)。
材料四2011年10月,西班牙《起义报》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虽然西方传统大国(美国、英国和法国)仍自认为代表着‘国际社会’,但‘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已不再听命于它们的号令。”
(1)材料一中的图3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伟大发明的雏形?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4所示路线的历史作用。
(2)指出材料二中“公约”的名称。它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1937—1944年”期间的中国被美国人赞赏的原因。
(4)依据材料四,从世界格局的角度,请你为西班牙《起义报》的这篇文章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答案解析
(1)发明:指南针作用: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或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或传播了东西方文明等)(2)名称:《九国公约》影响:便利了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或使中国重新恢复到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或形成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等)(3)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对日作战(或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抗战有力地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4)主题: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指南针和丝绸之路有关知识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我国发明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图3是指南针。古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到西亚,再转运欧洲。“丝绸之路”成为横穿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2)本题考查《九国公约》的有关知识。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表面上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进一步肯定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3)此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抗战有力地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贡献。因此,“1937—1944年”期间的中国被美国人赞赏。(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以知道,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材料四就是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体现,故主题是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相关试题
根据会计凭证将经济业务记入账簿后必须通过结账
5799新精神活性物质的英文缩写是?答案85
【单选题】 【】被称为“饲料之王”。(技能鉴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下列选项所描述的对象,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同?
【标准答案】3. 2014年新修订的职工薪酬
GDPR是人工智能在隐私保护方面典型法律之一
在一次战役中,美军对被包围的英军散发传单说:
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
1279年,攻占南宋都城,完成全国统一的是(
编制中期财务报告时,重要性程度的判断应当以年
2010年全球GDP总量约为:
2017年6月13日甲公司进行招标,经过投标
(2014江西)学制在大、中、小学阶段的入学
煤气炉炉底爆炸原因及处理方法?
关于CT诊断脊椎结核的优点,下列评述中哪一项
关于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差异的陈述,正确的
JIT采购采取单源供应。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性r等于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的
患者男性,58岁,护士甲为其测量脉搏时发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