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8 21:29:10

    中法合拍纪录片《论语导读》开机仪式10月21日在法国

题目描述

【题目】    中法合拍纪录片《论语导读》开机仪式10月2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该片将于明年年底制作完成,并在中法两国主流媒体上同步播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论语导读》法文译本完成于1688年,该书分三个章节依次酬译了《大学》《中庸》和《论语》的部分内容。作者希望通过学习和研究儒家伦理完善欧洲道德,开创西方与中国思想文化初步融合的和谐局面。这说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③文化交流有利于文化互鉴④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胸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纪录片《论语导读》将结合中外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度挖掘历史资料,让占籍文献“活”起来,并以现代的视角给予充分解读。从中可以看出

①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②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丰富传统文化内涵

③必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解析

本题以中法合拍纪录片《论语导读》开机拍摄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交流与传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1)小题可根据《论语导读》很早就被译为法文在欧洲传播,作者希望通过学习和研究儒家伦理完善欧洲道德,开创西方与中国思想文化初步融合的和谐局面。这说明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文化交流的作用。注意题意强调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对外传播,不体现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第(2)小题说明纪录片《论语导读》通过创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古籍文献“活”起来,说明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注意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检验标准是社会实践。【1①③:《论语导读》法文译本的作者希望通过学习和研究儒家伦理完善欧洲道德,开创西方与中国思想文化初步融合的和谐局面。这说明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交流有利于文化互鉴,①③符合题意。②:材料表明中华文化走出去,而不是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②说法错误。④:材料表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不体现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胸怀,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2①③:纪录片《论语导读》将结合中外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度挖掘历史资料,让占籍文献“活”起来,并以现代的视角给予充分解读。从中可以看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①③符合题意。②: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创新文化传播形式,而不是丰富传统文化内涵,②说法错误。④: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