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6:42:43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小农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转变。阅读下列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小农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在过去,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在19世纪中期战争和叛乱危机中,新活力的诸种因素正在聚集。1860年以后,对外贸易急剧增长,中国建立起它最初的现代企业。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开展了“自强”运动,……这场变革“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逻辑受制于外部的国际关系的演变。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著名实业家宋裴卿1932年成立了“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决心走实业救国之路。……1935年4月,筹建新厂,设备齐全,机器先进,使“东亚”成为天津民族工业中的佼佼者。

——《百年巨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主观原因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开展的这场“自强”运动(洋务运动)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亚”企业在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得以快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中“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在19世纪中期战争和叛乱危机中,新活力的诸种因素正在聚集。”等信息结合所学从小农经济高度发达、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战争和内乱等方面指出造成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主观原因。(2)结合洋务运动的评价相关所学从在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等方面回答这场“自强”运动在经济领域取得的成效。(3)依据材料三中“1932年”、“决心走实业救国之路”、“1935年4月,筹建新厂,设备齐全,机器先进”等信息结合所学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实业救国”思想、技术设备先进等方面指出“东亚”企业在30年代得以快速发展的因素。

(1)原因:小农经济高度发达;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战争和内乱。(2)成效:在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3)因素: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实业救国”思想;技术设备先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