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在中国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见证近代以来中国发展历程,中国铁
题目描述
【题目】铁路在中国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见证近代以来中国发展历程,中国铁路尤其是中国高铁飞速发展,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9年李鸿章为了将唐山开平的煤炭运往天津,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因顽固派提出火车“烟伤禾稼,震动陵寝”,铁路“为祖宗所未创,应当立予停止,以维国本顺舆情”……而不得不缩短铁路,仅修唐山至胥各庄一段,并由骡马牵引车辆。
——摘编自郝瀛《中国铁路建设》
材料二 孙中山非常重视铁路建设。他指出:“今日者,强邻环视,我国若不急急将铁道修成,则俄人必欲夺我蒙古铁道路线……英人必欲夺我西藏铁道路线……铁道为人所夺,国即为人瓜分。”
在《建国方略》(写于1917—1919年)中,孙中山设计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总体方案,其中对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规划了包括16条线路的“高原铁路系统”。他认为,此区域农产最富、牧场最美、矿产丰富,于此兴筑铁路,即使工程浩大,亦当有良好回报。
——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二、六卷
材料三 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四十年来我国铁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绿皮车到复兴号,从蒸汽机车到电力机车。四十年来,中国铁路从“跟跑”到“领跑”……高铁运营里程从零到世界第一。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铁路运营里程由1978年的5.2万公里增长到2017年底的12.7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路网规模和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摘自郑长毅《改革开放40年,中国铁路从“跟跑”到“领跑”》
(1)唐胥铁路是近代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铁路是哪一运动的产物?材料反映该运动受到哪些阻力?
(2)材料二中孙中山“非常重视铁路建设”的出发点是什么?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主张修筑“高原铁路系统”的原因是什么?修筑“高原铁路系统”体现了三民主义中哪一思想?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世界首台蒸汽机车诞生于哪一国家?促进中国铁路从“跟跑”到“领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中国铁路变迁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运动:洋务运动。阻力:受到顽固派阻挠,受到当时落后观念阻挠。(2)出发点:从战略角度考虑,从维护国家安全角度出发主张修铁路。原因:主张修筑“高原铁路系统”是为了经济发展,为改善民生。思想:体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3)国家:英国。原因: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4)启示:坚持改革开放,注意引进先进技术,重视科技等。
(1)根据材料一“1879年李鸿章为了将唐山开平的煤炭运往天津,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的口号。1879年处在洋务运动时期,所以该铁路是洋务运动的产物,根据“因顽固派提出火车“烟伤禾稼,震动陵寝”,”等可知,该运动受到顽固派阻挠,受到当时落后观念阻挠。(2)根据材料二“今日者,强邻环视,我国若不急急将铁道修成,则俄人必欲夺我蒙古铁道路线……英人必欲夺我西藏铁道路线……铁道为人所夺,国即为人瓜分。”可知,孙中山从战略角度考虑,从维护国家安全角度出发主张修铁路。根据“此区域农产最富、牧场最美、矿产丰富,于此兴筑铁路,即使工程浩大,亦当有良好回报。”可知,主张修筑“高原铁路系统”是为了经济发展,为改善民生。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首台蒸汽机车诞生于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促进中国铁路从“跟跑”到“领跑”的主要原因是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4)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坚持改革开放,注意引进先进技术,重视科技等。
相关试题
(多选题) 水泵安装时其出水管上应装设( )
1522年9月6日,西班牙国王为庆祝某一事件
近代日本社会,最先放弃排斥外国做法,转而接受
(判断题)电伤是电流对人体造成的内伤。
(单选题)热固化型基托树脂的发热固化反应温度
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主要表现在()答案?
【判断】政府统计调查不具有强制性,调查对象可
节约用水并不是让我们少喝水、少洗手,尽量不用
川金丝猴属于什么类别的动物?
2019年11月11日将是第11个“
【单选题】 在软件开发模型中,非常适合于在软
跨度为8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其模板设计时,
下列各项属于税收执法合法性原则的有()A合目
在成败归因中,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
根据玄关特点进行玄关设计。
A市所辖B县某派出所按照法律、法规规定,以自
含有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方法,并且使用都恰当的
犬、兔的唾液腺不包括()
1年以上的长期收益率往往需要转换为便于比较的
UML提供了多种结构图用于对系统的静态方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