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汉高①诛戮功臣,固属②残忍,然其所必去者,亦止韩、彭③。至栾

题目描述

【题目】汉高①诛戮功臣,固属②残忍,然其所必去者,亦止韩、彭③。至栾布,则因其反而诛之, 卢绾、韩王信亦以谋反有端而后征讨。其余萧、绦、灌等,方且倚为心④,欲以托孤寄命,未 尝概加猜忌也。

(注释)①汉高:汉高祖,指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②固属:固然是,③韩、彭:指被刘 邦诛杀的韩信和彭越。后文的栾布、卢绾、韩王信及萧、绦、灌都是刘邦的功臣。④心:主 要的辅佐人员。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1)亦止韩、彭(______)(2)谋反有端(______)

【2】下列对画线部分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那些必定离去的功臣    B. 那些应该除掉的功臣

C. 他必定要除掉的功臣    D. 他必定要离开的功臣

【3】卢绾、韩王信因为“_____”而被征讨,作者以刘邦诛杀诸多功臣的史实 所表明的意思是 ______。

答案解析

【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有古今异义词,如“止”:只是。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谋”在现代汉语中也有“谋划”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然其所必去者,亦止韩、彭”:然而他必定要离开的功臣,也只是韩信和彭越。“其所必去者”一句要注意“去”的理解,也就是翻译为“离去、离开”。翻译时还要加一个“要”字,因为韩信只是要离开高祖。同时注意语句的通顺。所以选D项。【3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卢绾、韩王信被征讨的原因可直接提取“卢绾、韩王信亦以谋反有端而后征讨”中的“谋反有端”作为答案。作者以刘邦诛杀诸多功臣的史实所表明的意思可分析“然其所必去者,亦止韩、彭。至栾布,则因其反而诛之,卢绾、韩王信亦以谋反有端而后征讨”一句,即可得出结论:刘邦诛杀功臣是有选择的。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断。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3、语法推断法。要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4、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5、邻词推断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翻译:无。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