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也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国舰队侵入长江以后,一直开到南京。军舰来往于南通江面时,当地人惟恐英军登陆,纷纷下乡避难。

——清通州(今南通)人刘长华《梓里述闻》

材料二? 1894年至1895年发生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证明只靠经济上变革的洋务运动未能根本改变中国的落后。于是出现了要求从更深层面,包括政治体制上学习西方的声音。

材料三? 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是继续背着历史包袱不放,还是与过去一刀两断,最终要由日本自己来选择。

?

——2015年3月8日外交部长王毅答中外记者

材料四? 中国人民经过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浴血奋战,并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配合,在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之后(总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胜利。

——摘自人教网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侵略战争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的最严重的危害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政治体制上学习西方的“声音”指哪一历史事件?试举出两个代表人物。

(3)材料三中“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是指哪一场战争?根据材料四归纳这场战争中国取胜的主要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

答案解析

(1)战争:鸦片战争。(1分)危害:中国从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2分。意思相符即可) (2)声音: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或百日维新)。(1分)人物:康有为,梁启超。(2分。答谭嗣同等相关人物亦可)(3)战争: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1分)取胜原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反法西斯国家的相互配合。(3分。意思相符即可)(4)符合题意,有对侵略、抗争、探索、合作等的认识即可。(2分)

试题(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反映的侵略战争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的最严重的危害是鸦片战争;战争前期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国的侵略,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二中提到的政治体制上学习西方的 “声音”指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两个代表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三中“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是指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这场战争中国取胜的主要原因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反法西斯国家的相互配合。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国共两党的积极合作。(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我的认识是:落后就要挨打,经济尚不能落后,要大力的解放思想,积极吸取外来的先进事物和思想,促进本国的进步,要团结一致,加强各方面的合作,国家独立才能民族振兴。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