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侵略,维

题目描述

【题目】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步辇图》反映的是唐朝时期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

材料二: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止止堂集》

材料三: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办剪除,恐边激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材料二这句名言出自哪一历史人物?

(3)材料三中“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为“剪除”其危害,康熙帝组织了什么战役?之后,1689年清政府与“罗刹”国签署了什么边界条约?

(4)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4二、三中的两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特征?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期如何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

答案解析

(1)唐太宗接见吐蕃赞普求婚使者(文成公主入蕃)。(2)戚继光。(3)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4)抗击外来侵略;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和“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以及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必将实现统一,祖国统一大业一定能够完成。

(1)根据材料一《步辇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唐太宗接见吐蕃赞普求婚使者。(2)根据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句是十九岁的戚继光在读兵书时写下的,反映了戚继光的理想。(3)根据材料三,“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剪除”其危害,康熙帝组织了雅克萨之战;之后,1689年清政府与“罗刹”国签署了《尼布楚条约》。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三中的两位历史人物戚继光、康熙皇帝的共同特征是抗击外来侵略。新时期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和“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以及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必将实现统一,祖国统一大业一定能够完成。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