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 柳 杜文娟
新兵训练三个月了,仍未结束。晚上八点,太阳还挂在天上,恍如白昼。绿洲尽头,雪山洁白而静默。李秦川想起家门口的秦岭。秦岭雪天,他从雪坡滑下,滑到山下果园去。
上山前,连队要求每位新兵用座机给家里报平安。前面的新兵抹着眼泪出去了,李秦川拨通父亲手机,刚说了两句,就听见母亲在哽咽。李秦川说:老妈,这里的绿洲比咱关中平原还辽阔,牛肥马壮,到了秋天,还瓜果飘香哩。母亲的声音明朗多了,嘱咐他吃好睡好,两年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车队在锣鼓喧天中缓缓前行,一位新兵说:从家乡出发的时候已经敲锣打鼓了,怎么又欢送啊。有人解释:新兵和高原兵是两码事,新兵离开绿洲,上了雪域高原,才算是高原兵。
李秦川感叹道:了不起,以后叫你博士得了。怎么想起当兵来啦?
那人见李秦川没有调侃的意思,说:当两年兵就有资格报考军校,军校毕业就是军官了。
李秦川说,我没想那么远,我不愿南下打工,家人要我到西安学手艺,我也不爱学。
车向高原挺进。李秦川感到太阳穴剧烈疼痛,身体软塌塌的。隐约间,听见呕吐声,大口喘气声。窗外白雪皑皑,一长串鸣笛划破静谧的天空。
军医说:路边有一座烈士陵园,车辆从这里经过都要鸣笛致意。
李秦川问:为什么埋在这里?千里无人区,只有路人祭拜。
军医说:以前想过动迁,挖开一座坟墓,你猜怎么着,烈士面色红润,毛发乌黑,连牙齿都洁白如初,赶紧重新掩埋,再也不提搬迁的事了。
李秦川想起一句话:生前孤独,死后寂寞。
到达兵站,吃饭休息。博士吃一口吐两口。博士说,如果我上不了山,你就替我站岗巡逻吧。前半夜,李秦川头昏脑涨,吸了半小时氧气,才睡到天亮。次日一早,他跑到博士房间一一人不见了。
套了防滑链的车辆继续出发。离开绿洲才一天,战友都成了脱水的黄瓜,黯淡无光。
车停止不前。喊声随即响起:全体下车,服从指挥。李秦川爬下车厢一看,不远处是一条二十多米宽的冰河。 有人跳进冰河,把拖车绳拴在遇险车上。河岸上汽车奋力拉拽,冰块吱吱脆响,冰河开裂。货车总算拉上岸了。
李秦川看见军医,问:博士战友呢?
下山了,凌晨送走的,军医说,继续治疗。
他追问:治好就上山吗?
治愈就上山,如果不行,军医说,就送回家。
冰雹突降,劈头盖脸砸来。李秦川转身要跑,军医抓住他,说:雷鸣闪电,要蹲在旷野上,离雪山和汽车远一点,防止雪崩,汽车也可能会引爆燃烧。
冰雹砸在身上,大脑一片空白。 他想蹲下身子,蹲不下;想迈开双腿,也迈不开。
有人叫上车。耳朵听得见,身体却动不了。他想哭,想叫一声妈妈,妈妈,同样是山,为什么却和秦岭不一样啊?
他被两位战友架上车厢,顺势躺了下去,不想动,不想睁眼,只想一直躺下去。他有点羡慕博士,回家多么幸福啊。
惊叫声再次响起:彩虹,彩虹!有人掀开帆布向外张望。有人干脆唱起来:美丽的长空搭起彩门,迎接着战鹰凯旋……
到了连队,李秦川第一个任务是修复蔬菜温棚。一片杂乱中,一个老兵双手握住一根一米多长、拇指粗细的黑棍子,烧香拜佛一般,脸部扭曲。李秦川仔细瞅那棍子,原来是一截树枝。
拇指粗细的黑棍子,烧香拜佛-一般,脸部扭曲。李秦川仔细瞅那棍子,原来是老兵哇的一声哭了。老兵说:这是红柳,前年带上山的,没料到大雪把温棚压塌了,树也冻死了。
两年才这点大,李秦川说,我家苹果苗两月就长这么高哩。
老兵叹息说,海拔太高,氧气不够啊。山上没有一棵树一株草,连梦里都没有。蔬菜温棚,能留个念想。战友们寂寞时,想家时,来棚里看一眼,哭几嗓子,就轻松了。
蔬菜温棚修好了,李秦川用小刀把红柳枝的一端削成斜面,斜插进松软的土里。蔬菜温棚成了他的高原故土。
母亲来电话说:秦川啊,咱家的鸭梨全被买走了,价钱不亏。明年在西安给你买套房,等你复员回来,开个水果批发店……李秦川喉结滑动,口水多了起来。
李秦川骑马随巡逻队前行,雪线随山势起伏蜿蜒。在百米开外的砾石滩上,一大一小两匹灰狼,悠闲自得。多漂亮的生灵啊,李秦川说。脚下是几朵冰清玉洁的花,绒毛状的花瓣。有人说,这是雪莲。在一处开阔地带,与外国巡逻军人相遇,李秦川内心的神圣感油然升起。如果博士在,会说些什么呢?他的表情庄重严肃起来。
返回营地,新兵正一个劲抹眼泪。新兵说,风雪太大,马匹冻得四处逃窜,老兵找马去了,一夜没有回来。
老兵是在河谷的冰缝中找到的,手里握着一根冻直的缰绳。他好像睡着了,双目紧闭,神态安详。
温棚没有塌。他看那红柳,看见了绿芽。再看,真是绿芽。
没过多久,李秦川从列兵升到上等兵。他决定两年义务兵服役期满,继续留在部队。
大家都说,红柳长势很好。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有多处环境描写,如晚上八点钟的太阳、开裂的冰河、蜿蜒的雪线等,不仅为故事设定了特殊的背景,也使“高原兵”的形象更加丰满。
B.李秦川与母亲的两次通话,反映他的心态有了微妙的变化。他作为新入伍的士兵,所走过的复杂而真实的心路历程,成为贯穿小说的重要线索。
C.小说情节设置巧妙。“上了雪域高原,才算高原兵”暗示后面接连出现的考验,李秦川巡逻时所见所想与前面“你就替我站岗巡逻吧”呼应。
D.“生前孤独,死后寂寞”构成小说悲怆沉重的基调。高原生活的“孤独”与被埋无人区的烈士的“寂寞”相互映衬,体现守边军人的艰辛与伟大。
【2】“红柳”在小说中有着丰富的意味,请结合文本分析。
【3】小说为李秦川最后的选择做了哪些铺垫?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选“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生前孤独,死后寂寞’构成小说悲怆沉重的基调”错,小说借烈士的牺牲赞扬了军人的无私和伟大,烈士的牺牲引起人们的敬佩之情,也在精神上引领后人,让人肃然起敬,使人心绪哀伤,意气激昂。故选D。【2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文本标题的内涵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注意是对某事物的赞美,或是对某种人的鞭挞等。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红柳”的“红”象征着中国红,“柳”与“留”谐音,意味着中国军人怀着火热的心守卫祖国。老兵因找马而去世,这时“他看那红柳,看见了绿芽”,意味着老兵虽然不在了,但是他的精神在这里生根发芽,就像“红柳”一样;“红柳”从“一米多长、拇指粗细的黑棍子”到长出绿芽,而开始“他有点羡慕博士,回家多么幸福啊”到最后“他决定两年义务兵服役期满,继续留在部队”,“红柳”和李秦川都在时间的流逝中产生了变化,完成蜕变。“山上没有一棵树一株草”,而“蔬菜温棚,能留个念想。战友们寂寞时,想家时,来棚里看一眼,哭几嗓子,就轻松了”,在艰苦的高原上,绿色的生命代表着希望。“红柳”是“前年带上山的”,寄托着战士们对家乡的思念。【3此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本题问“小说为李秦川最后的选择做了哪些铺垫”,实际是分析鉴赏小说中人的心理变化过程,这过程可根据小说中的相关描述进行分析得出。遭遇冰雹时,“他想哭,想叫一声妈妈”,经历灾难后,“惊叫声再次响起:彩虹,彩虹!有人掀开帆布向外张望。有人干脆唱起来:美丽的长空搭起彩门,迎接着战鹰凯旋”,此时人物心情的变化暗示他的心理也产生了变化,“李秦川骑马随巡逻队前行,雪线随山势起伏蜿蜒。在百米开外的砾石滩上,一大一小两匹灰狼,悠闲自得”,面对高原他不再厌恶,甚至喜欢上这里,发现高原的美,“与外国巡逻军人相遇,李秦川内心的神圣感油然升起”,修复蔬菜温棚时,“李秦川用小刀把红柳枝的一端削成斜面,斜插进松软的土里。蔬菜温棚成了他的高原故土”。老兵去世后,他发现“温棚没有塌。他看那红柳,看见了绿芽”,综合上面的内容,分条概括即可。
相关试题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用()答案?
【简答题】 简析行政组织与政治发展的关系。(
5430 【】 包括类型、取值范围、取值单位
(单选题)J422、J506、J507、J5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说明了
在沿海开放城市中,已发展成为国际化金融中心的
据上海社科病亚健康研究中心调查表明,上海市民
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草稿完成后,都要经国务院常
近年来,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命题“污染博弈”引发
反转新闻是指在互联网传播领域中,对同一事件的
学习时间表的建立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在展览的价值链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人类发现和利用茶树,最早是采自野生,用作()
CDMA中的切换类型有()。
在计算危险点覆盖率时,从实用化的角度,考虑到
在人身保险中,()不属于定额给付性保险。
湿地遭到破坏后,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是:()
超声法中常用的时间单位是()
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是新军事变革的酝
13.中国梦的本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