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9 09:14:47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根

题目描述

【题目】“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根柢深厚壮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果实就结得饱满丰硕,中华文化的土壤肥沃丰美,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明亮悦目。下面几项与主旨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B.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经•秦风•无衣》

C.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唐代王昌龄的《送柴侍御》)

D.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歌》)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知识。本题考查与主旨不相符的一项,属于反向选择题。“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出自唐代韩愈的《答李翊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事要打好基础,种树,深植其根,久而久之,树木就枝叶峻茂,硕果累累;点燃灯烛,只要加满膏油,灯光就会非常明亮。“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意思是我们不在同一个地方,未享同一片山川。但当我们抬头时,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不符合题目要求,A错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出自《诗经·秦风》。秦地民风彪悍,豪迈尚武。对于征战一事,只要国家有令,则不畏生死,云集响应。此诗即是一首反映将士上下同欲,共赴国难的战歌,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不符合题目要求,B错误。“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不符合题目要求,C错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意思是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没有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题目要求,D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D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