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2-12-16 23:57:27

在古代教育的发展中,( )时期的选士制度( )由于实施不当导

题目描述

  单选题

  在古代教育的发展中,()时期的选士制度()由于实施不当导致当时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A 魏晋南北朝科举制 B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C 隋唐科举制 D 隋唐九品中正制

答案解析

[题目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它把人分为九个等级,作为政府选用官吏的依据。中正:有名望的推荐官,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已经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士制度九品中正制由于实施不当致当时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B项正确。A、C、D三项:隋唐时期采取重振儒术,三教(儒、道、佛)并重的文教政策,在选士制度上采取科举制。科举制产生于隋朝,经唐、宋、明、清各朝代的发展更加完备。明代以后,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格式。八股文的出现,标志着封建社会教育开始走向衰落,直至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科举制在我国存续了1300多年,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B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